研究生培养

研究方向之二:经济特区研究

2005-06-24  

 
研究方向之二  经济特区研究
从事本研究方向的人员 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姓名 高职人员数 中职人员数
钟  坚 国世平 韩  彪 罗清和 7人 1人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学术地位、作用和意义:  
世界经济特区超越了不同社会制度、发展水平和地域的限制而在世界上蓬勃发展,成为我国和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方向主要研究:(1)经济特区建设规律;(2)经济特区与经济体制创新(包括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3)中外经济特区比较。 
    本方向是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之一。1983年,专门成立特区经济研究所,在全国较早地开展了有关经济特区的研究,撰写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特区的今昔和未来》、《特区经济学》、《深圳特区发展战略研究》、《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库(特区经济卷)》、《中国经济特区丛书(深圳分卷)》等。从90年代以后,进一步拓展经济特区的研究,加强了对我国各类经济特区和国外经济特区的研究,撰写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特区投资环境》、《世界经济特区概述》、《特区经济概论》、《中国经济特区史略》、《中国经济特区的前沿专题》、《中国经济特区论》、《特区经济学导论》、《深圳经济体制创新考察》、《深港科技竞争力比较及提升对策》等著作,发表有关经济特区研究的学术论文215篇。1996年,政治经济学(特区经济)获硕士学位授权和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经济特区研究是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特区经济学》为广东省重点课程。2001年,以本学科点和特区经济研究所组建的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为国内高校中有关经济特区方面的重点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图书资料中心。 
     本方向学术带头人钟坚教授为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从1992年获国家教委八五社科规划课题“经济特区实践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开始,10多年来一直从事经济特区研究,已主持完成或正在主持有关科研项目9项,其中省部级项目4项;独立出版《大试验:跨世纪的中国经济特区》(1995)、《台湾经济特区发展与转型研究》(1999)、《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2001)、《深圳与香港经济合作关系研究》(2001)等4部学术专著;在《经济学动态》、《台湾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共党史研究》等公开发表有关中外经济特区研究的学术论文50多篇,特别是对中外经济特区进行比较广泛的比较研究,其中有关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研究的论文被《人民日报》刊发,入选2004年全国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研讨会、全国邓小平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和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有关入世后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前途的学术观点被《经济学动态》、《光明日报》、人大复印资料等所反映;《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一书已被其他学者的论文引用41次;《台湾经济特区发展与转型研究》一书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三等奖。
     本方向学术梯队整体年轻,学历层次高,长期从事经济特区问题的研究。国世平教授是辽宁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其《香港经济平稳过渡及未来繁荣》一书曾获全国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和第11届中国图书奖。韩彪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国家级刊物及其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曾两次获得“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罗清和教授撰写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战略:以深圳为背景对产业发展的运用分析》等著作。
    我国经济特区具有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场和对外开放窗口的特殊作用。经济特区的理论与实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方向的研究和教学有利于拓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有利于深化邓小平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