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深圳特区报》:思考经济特区 探索中国道路——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2020-08-20   作者:ccsezr

       8月18日,《深圳特区报》专版以整版篇幅报道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同时今天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周年。
 
       章平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作为专门研究经济特区的学术机构——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下文简称特区研究中心)见证了深圳的发展,与经济特区一起走过一段不平凡的道路。
      特区研究中心的成长既是中国社会制度变迁日益深化的推动,又是深圳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自然选择。她所走过的岁月体现了学术的传承,承载着思想的积淀,汇集了探索的成果,凝聚了奋斗的收获。她得益于那些无私无畏且远见卓识的前辈们的大智慧和深厚的学养与高尚的品格,同时又成就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底蕴的年轻的思考者。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是教育部2001年批复授牌的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唯一研究经济特区的学术机构,已经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有关经济特区问题研究的学术智库。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坚持经济特区研究、坚持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问题研究,坚持中国道路研究,始终处于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外经济特区比较研究和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研究的前沿,并产生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拥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和理论经济学国家级创新团队。深圳大学特区台港澳经济研究所、深圳大学人口研究所、深圳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和深圳大学新经济与金融研究所等四个校级科研机构依托中心运营。
       特区研究中心不仅是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的大本营,还是深圳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依托发展的开放性学术平台。它不仅是深圳大学首批获得博士授予权的唯一文科类学科,而且在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带领下,已经成长出管理科学与经济决策和创意经济与文化产业两个目录外二级学科。管理学、法学、 文学、心理学、生命科学、城市规划设计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学者们,也依托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进行交叉学科研究。
01
历史沿革与早期学术成果:
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学术研究机构与开拓者们
 

在苏东斌教授带领下,特区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都得到扎实拓展。图为苏东斌教授部分著作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的历史可追溯到深圳大学成立伊始。在深圳大学创建两年后的1985年,美丽的深圳湾畔就建立起了国内最早专门研究经济特区的学术机构——深圳大学特区经济研究所。她就是今天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的前身,知名经济学者方生、郑天伦、梁文森、陈灼华和王晓敏先后担任所长,产生了一批在当时具有开拓与首创意义的有关经济特区的研究成果,这为研究所的发展奠定了重要而坚实的基础。
       1986年经广东省高等教育局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评议论证,批准“特区经济”课程为全省高校系统的一门重点学科,同时广东省高等教育局确认特区经济研究所为省高教系统科研机构。一门全新的课程——“特区经济学”,就这样在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的大学里产生了。早期代表成果主要有:刘国光主编、梁文森副主编的《深圳特区发展战略研究》(香港经济导报社、深圳大学特区经济研究所出版,1985年);梁文森主编的《中国经济特区的今昔和未来》(香港经济导报社、深圳大学特区经济研究所出版,1988年);特区经济研究所编著的《特区经济研究文集》(深圳大学学报刊,1988年);郑天伦、陈灼华主编的《中国经济特区十年丛书:深圳分卷》(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亚洲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特区资料研究室出版,1990年);郑天伦主编的《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库》(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深圳大学经济系、特区经济研究所编著的《特区经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199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苏东斌教授调入深圳大学并主持研究所工作。深圳大学特区经济研究所被批准更名为深圳大学特区台港澳研究所,自此,研究所迎来了一个崭新并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发展阶段。
       苏东斌教授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曾任深圳大学特区台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北京大学教授、广东省政协常委,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长期致力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特区研究。在《经济研究》《经济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过大量论文,其中有18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曾在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过大量具有深远学术价值与影响力的专著。如《社会主义经济学导论》(1987)、《选择经济》(2000)、《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2002)、《人与市场》(2005)、《人与制度》(2006)等25部。他的“劳动者价值”(1987)、“新社会主义论”(1989)、“创造收入”(2002)等学术观点和“以开放促改革”(2000)等政策主张,以及“目的论”(1992)、“两个检验标准的逻辑统一”(1998)等思想及思想方法在中国学术思想界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力。他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深圳特区报》上撰写过大量的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国两制”方针等方面的文章,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采访,他的学术文章《毕竟走出来了》,获全国报纸优秀论文一等奖。
       在苏东斌教授带领下,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研究队伍构建、国内外学术交流等都得到扎实拓展与积极显著的推进。1995年,为适应时代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趋势,“深圳大学特区经济研究所”改名为“深圳大学特区台港澳经济研究所”。举办“95中国深圳现代企业制度研讨会”,会议纪要被《新华文摘》转载,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1996年,特区台港澳经济研究所承接的省重点扶持学科“特区经济”,顺利通过全省高教“八五”重点学科评估,被广东省继续列为重点扶持学科。特区经济学科研组成功举办“两个转变”的学术研讨会,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强烈反响。“政治经济学”专业获得国家教委授予的深圳大学首批三个硕士点学位之一,在深圳大学众学科中率先实现了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历史性突破。在苏东斌教授创意下,研究所创办了不定期内部咨政刊物《建议活页》。
       2000年,深圳大学特区台港澳研究所更名组建为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2001年,凭借独具特色的学术积淀与其在国内外经济特区研究领域的重要影响,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被确定为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以中心为基地的,独具研究特色的政治经济学与光学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三个学科成为深圳大学首批博士授权学科;2012年,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后流动站,这是至今为止深圳大学唯一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2013年,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跻身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
       在一批早期研究经济特区问题的学者们的执着耕耘下,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伴随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步伐一同成长,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一同发展,伴随着对中国道路的探索一同思考,探索出了一条“以学科促进智库建设,以智库带动学科发展”的高校智库建设提升的独特路径,并在继往开来的学术传继中逐步形成、完善了独特而持续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品牌,并把对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的研究鲜明而庄重地写在了自身使命的旗帜上。
02
 
学术成果与学术品牌:活跃在经济特区中的思想与思想的探索者们
 

特区研究中心成就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底蕴的年轻的学者。图为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联谊成立大会

       目前特区研究中心拥有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学术成果积淀深厚,具有广泛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和声誉的学术创新队伍,近一半的研究人员具有海外留学或交流背景。在专兼职研究人员中有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国家级学术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等。近年来,中心团队的研究已经从传统的经济特区研究拓展到湾区经济、自贸区和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中国改革开放史、中国改革开放思想史研究等领域。近十年来,团队成员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3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5 项,博士后基金项目43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横项课题110项,科研经费总计超过1500万元,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3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包括《经济研究》、SCI、SSCI源刊等重要国际期刊论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项。
       由特区研究中心主任、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陶一桃教授与鲁志国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特区史论》一书,2008年被中宣部确定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35本推荐书目之一,并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项目”,由英国帕斯国际出版公司海外出版发行,2011年该书荣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一书继参加2016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后,2017年12月入选国务院新闻办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两个工程”项目,以阿拉伯语形式由埃及斯福萨法出版社出版发行。该著作同时被列入2017年俄罗斯科学院涅斯托尔出版社出版计划,俄文出版海外发行。2018年初,入选“丝路书香”工程办公室2018年度资助书目,将以蒙古语形式海外出版发行。该书2019年获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作为国务院参事室项目的《中国“双创”指数发展报告》(双创蓝皮书)、《中国湾区经济发展报告》(湾区蓝皮书)、《一带一路研究》(集刊)也相继“落户”中心。中心主任陶一桃教授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目前作为首席专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1978-2018)”的研究工作,并率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创新团队一直活跃在中国改革开放理论研究的前沿。陶一桃教授因其在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走过了近四十年艰辛而又充满精彩的发展历程。历经时间砥砺,如今已经形成了“七大学术品牌”,成为在国内外经济特区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智库。
       1.“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论坛(中国经济特区论坛)”。该论坛自2001年创办以来已经举办了20届,早已成为深受国内外学者、政府官员普遍关注、积极参与的日益国际化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论坛。2012年,在“研究国际化、学术走出去”理念引导下,为吸引更多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学者、官员参与有关经济特区建设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实现现代化路径选择的讨论,在“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的基础上,更名创办了“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论坛”。第一届“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论坛”于2014年在越南广宁省举办,至今除了早期“5+2”经济特区与国家级新区外,已在虎林-俄罗斯远东地区、喀什-霍尔果什、吉林长白山、哈尔滨、深圳等地连续举办并同时出版论坛文集。
       2.“中国经济特区研究工作联席会”。这是主要由研究特区问题的学者和特区官员参加的定期工作会议。自2003年起,至今在“5+2”传统经济特区和喀什等新兴经济特区举办了8届,已成为中国各经济特区(自贸区) 沟通交流的重要区域合作平台。
      3.《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蓝皮书)。该书于2009年首次出版,已连续出版11年,由中心副主任袁易明教授担任执行主编,是目前国内唯一一部关于经济特区发展状况及形势、趋势分析的权威性年度报告。近几年,蓝皮书还动态加入了世界经济特区发展情况介绍,同时也吸纳国外学者加盟研究团队。2016年起,蓝皮书由德国斯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海外出版发行。
       4.《中国经济特区研究》(集刊)。该集刊创始于2008年,已经连续出版12期,主编袁易明教授,是国内外唯一以中英两种文字出版专门研究中国及世界经济特区问题的学术刊物。2014年起,集刊已由德国斯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海外出版发行。
        5.《经济特区研究文献索引》。这是一部有关中外经济特区研究的史料收集、整理的基础性文献,由钟若愚教授和王保卫博士先后负责,目前已出版四辑,覆盖了1978年至今的中外经济特区研究文献。
        6.《深圳经济特区年谱》。这是一部有关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史的史料性书籍,“年谱”始于苏东斌教授的创意,后由陶一桃、王保卫及其团队续写篇章。自2008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又先后修增出版了两版,记录了1978年-2018年4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的所有大事件。
       7.《建议活页》。这是由著名经济学家苏东斌教授于1996年创办的独具特色的兼咨政学术为一体的内部刊物,目前由从日本留学归国的雍炜博士延续传承。《建议活页》以“三言两语,一家之言,理论色彩,内部争鸣”的宗旨与特色,自创办以来,已有近千份活页发出,在建言献策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而广泛的作用。
       可以说,深圳经济特区率先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既为它的研究者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思考案例,又为它的研究者们提供了植根于经济特区研究的深厚土壤。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在选择了深圳的同时,也培育了一批与深圳经济特区一同成长起来的思想学者。
 


特区研究中心是深圳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依托发展的开放性学术平台。图为特区研究中心的部分著作
 
03
 
智库建设与学术交流:站在国际舞台上的经济特区成功经验的传播者们
 
       作为高等院校的新型智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自贸区、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及深圳成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相继出台,特区研究中心在“研究国际化,学术走出去”的理念下,又确立了“立足深圳,服务国家;国际视野、观点独立”的发展宗旨。承接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重大研究课题,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仅近三年来,完成调研报告27份。其中7篇调研报告被《内部参考》等采纳。受非洲开发银行委托,为其成员国制定《经济特区管理手则》,为越南、老挝、柬埔寨、俄罗斯远东等国家与地区做经济特区建设咨询与规划。中心主任陶一桃教授先后应邀赴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演讲,分享中国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及一带一路倡议下包容性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2013年,深圳市委组织部和市人力资源局授权中心开展干部培训工作。2014年,中心主任陶一桃教授陪同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到访越南,在河内与越南广宁省签署了党政干部培训协议。目前已形成了本地与外地、国内与国外齐头并举的培训格局,并形成了以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分享为主体的紧贴理论前沿与现实问题的完整的课程体系。目前中心已与贵州、黑龙江、云南、四川、重庆、杭州等省市党政组织人力资源部门开展培训合作,每年开展10 个以上专题研修班。同时,中心为越南、柬埔寨、哈萨克斯坦、朝鲜、巴布新几内亚、非洲多国等国官员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课程,建立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官员与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提供发展中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
       特区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德国GIZ等国际组织与机构联合开展项目研究、举办国际性论坛和政府高级官员培训;与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爱尔兰等国家的大学与智库建立了稳定的学术合作关系;在马来西亚郑和研究院、哈萨克斯坦沙卡琳姆大学、老挝塞色塔特区等地建立了六个深圳大学海外联合培养基地;设立“一带一路奖学金”,有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理论经济学硕士、博士学科点攻读学位。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用情怀和使命的担当,搭建起以学术研究为内涵的中国道路走出去的美丽而友好的平台与桥梁。
       沿着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的历程,回顾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的成长岁月,从深圳大学特区经济研究所、特区台港澳经济研究所到今天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已经成长为一个具有较强科研队伍、具有明确研究方向、具有突出研究特色、具有显著研究成果的新型高校智库。她不仅在中外经济特区比较和特区问题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而且在以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及中国改革开放思想史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史研究方面也做出了富有创新意义的开拓性探索。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坚持特区和特区问题研究,坚持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理论问题研究;坚持现实问题研究与史学研究相结合,坚持理论研究与咨政服务相结合,始终是特区研究中心这所产生、成长、发展于深圳经济特区的高校智库的学术担当与使命。可谓学术研究与特区发展齐头并进,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交相辉映,理论探索与智库建设相辅相成。
       十几年前,中心主要创办者、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苏东斌教授曾用“最是橙黄桔绿时”来概括深圳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建设历程;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来回顾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建设跳跃式发展的“三部曲”;用“满园春色关不住”来生动描述这所学术智库是如何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经济特区的思考者们。今天,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日子里,对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成长历程的回顾,不仅是对曾经在这里为经济特区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贡献智慧与思想的无私无畏、远见卓识的前辈们的纪念,也是对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的致敬。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大学第一所由企业为研究机构捐建的,占地3000平方米的“吴玉章楼”即将投入使用,这标志着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进入了一个再度提升发展的新阶段。面对经济特区新时代新使命,中心将继续以经济特区研究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路径;以中国社会制度变迁为切入点,继续探讨中国道路的实质与内涵。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为探索、丰富中国政治经济学,为总结、宣传中国经济特区成功经验,为诠释、传播中国道路的实质与内涵而扎实探寻,开拓前行。以学术的厚重,铸造学术的实力;以学者的品格,塑造学术的声誉。
       如果说深圳经济特区是一片充满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沃土,那么这里——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将永远是思想自由飞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