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下午,由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办的2024年第四期(总第71期)理论经济学博士沙龙在汇文楼150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沙龙特邀日本熊本学园大学经济学部教授朴哲洙(PAPK Cheol Soo)作为主讲嘉宾,围绕“Structural Change,Risk and Liquidity: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Japan and Northeast Asia”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沙龙由特区中心冷萱助理教授主持,熊本学园大学经济学部Kirk Masden教授以及中心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
朴哲洙教授为日本熊本学园大学经济学部教授,日本经济政策学会副会长,获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曾担任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Hoover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Iowa State University经济学科的访问研究员,韩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并曾在深圳大学担任交换教授,出版了《21世纪型·新民财富论:面向包容宏观经济社会与多样性》等多部著作。
朴哲洙教授讲座内容包括:失去的30年——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关键问题、复杂形势的成因分析以及政策启示探讨。朴哲洙教授首先阐述了过去30年日本经济衰退的证据,包括生产停滞,名义GDP和人均GDP都处于停滞状态;紧缩性的政策,通货紧缩达2%;在消费方面,教育费用提高但个人工资并未上涨。朴哲洙教授认为结构性变化是影响日本经济衰退的真正原因,并从私人部门(企业、家庭)和公共政策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企业方面,存在工资与生产力失衡,工资长期低迷导致经济停滞,企业过度储蓄及内部留存且因政府政策失误导致资金流动扭曲,形成恶性循环;家庭部门的刚性工资与稳定就业虽有一定保障但也限制了消费能力。在公共政策方面,结构风险与金融因素使得资金流动出现问题,加剧了经济复杂性;人口结构变化与新技术既带来机会也带来挑战,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施压,新技术虽为转型提供可能但把握和应对存在难题;社会认知差异导致经济论点与政策争论不断。最后,朴哲洙教授探讨了政策启示,强调政策调整与创新至关重要,需重新思考良性循环模式,通过革新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在宏观分配方面要注重资本与劳动要素平衡,解决分配问题以提高经济效率和活力。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心的师生们就风险及流动性、企业发展等问题与主讲嘉宾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朴教授从经济学理论、人口结构与新技术等角度解答了大家的疑惑。本次学术讲座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研究方法和领域的新视角,而且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启发性,同时也为中心师生提供了一个拓宽学术视野、了解学术前沿知识的机会。
通讯员: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