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讲座:高级政治经济学专题

2017-04-24  

      4月17日至21日,由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举办的理论经济学讲座在国际会议厅A厅举行,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科负责人蔡继明教授受邀以“高级政治经济学”为题做精彩系列讲座。我校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部分院系教师和“中心”的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参加本次系列讲座。4月17日讲座课程伊始,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钟若愚教授代表中心感谢蔡教授多年来对深圳大学和特区研究中心教学、科研的支持,“经济学从来就是政治经济学”,对蔡教授来中心开设《高级政治经济学专题》讲座课程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蔡老师的学术经历。
      系列讲座一:《从政治经济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本讲中,蔡教授指出,政治经济学存在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个别的辩证关系,《资本论》是狭义政治经济学,广义政治经济学还有待于创造。接着,他提出:一是不要把一般的经济关系和特定的所有制捆绑在一起;二是不要把一般商品经济范畴当作资本主义特殊范畴;三是不要把社会化大生产共有的特征限定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现象;四是从一般、特殊和个别的角度对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的重新界定;五是针对马克思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论之间存在的矛盾,应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方法为本;六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与社会主义实践之间差异,应以社会主义实践为源。最后,就如何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这一现实问题,蔡教授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要全面把握现代政治经济学体系;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三是要区分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四是要区分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和实现最终目标的手段;五是只有自由的学术讨论、百家争鸣,才能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系列讲座二:《古典价值理论的分野》。首先,蔡教授指出,研究经济思想史对教学方法、对提炼出实用的或者叙述性的逻辑、进一步推动经济学的发展或变革等有重要意义。接着,蔡教授就经典作家对古典经济学的定义进行介绍,简要分析各种定义的区别。他特别阐述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家谱系,指出经济学说史上的两大思想体系是同宗同源——分道扬镳——殊途同归。具体而言,古典价值理论起源于威廉•配第的价值理论,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并产生分歧,其中单要素(劳动)价值论由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所传承,多要素价值论由马尔萨斯、萨伊、穆勒等人所发展,最后由瓦尔拉斯、马歇尔发展为新古典价值论(均衡价格论)和新剑桥价值论(斯拉法价值论)。最后,他总结出几点启示:一是古典价值论的基本倾向是多要素供求价值论,二是单要素价值论必然转向多要素价值论,三是以往对斯密价值理论的评价有失偏颇,四是古典价值理论的“科学成分”与“庸俗成分”需再界定,等等。
      系列讲座三:《从狭义价值论到广义价值论》。首先,蔡教授阐释了价值内涵的演变,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中,价值(使用价值)分裂为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而交换价值的基础是价值。接着,他指出,比较利益是分工交换的基础,比较利益产生于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是指同一生产者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率相对地高于本人其他产品的生产率,这种较高的相对生产力是由生产者之间在不同产品生产上的绝对生产力差别程度决定的。对于交换,他表示,均衡交换比例是根据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确定的,比较利益率是指比较利益的相对量,用实物量表示它等于生产者用交换来的产品减去所让渡产品的机会成本,与该机会成本的比率。在此基础上,蔡教授进而推演出广义价值的形成。接着,蔡教授就综合生产力定义、比较生产力判别式以及较生产力与价值决定内在关联进行了解释,进而提出广义价值定理的基本内容,并说明比较生产力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他进而指出,把根据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确定的价值称为广义价值,而把根据等量劳动确定的价值称为狭义价值;广义价值模型适用于比较生产力系数大于、小于和等于1的一般情况,劳动价值模型只适用于比较生产力系数等于1的情况。最后,他阐释了李嘉图比较利益说的科学价值与内在缺陷。
      系列讲座四:《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蔡教授在阐释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按劳分配借以实现的必要条件的基础上,指出按劳分配存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矛盾,一是按劳分配与传统计划经济的矛盾,二是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其结果便是产生平均主义、效率低下及扭曲资源配置等状况。 接着,蔡教授阐释了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与实践,就自己和谷书堂教授在提出和发展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的贡献进行说明,就中共十三大以来分配制度的变化实践进行阐述。他表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价值基础是劳动价值论、斯拉法价值论、新古典价值论,以及自己和江永基等学者提出并发展的广义价值论。最后,他对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了解释。
      系列讲座五:《中国的新型城市化与新土改》。蔡教授开篇提出,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战略,而农业现代化拖了新四化(包括城镇化)的后腿,农业产值低、农村常住人口比重高、农地经营规模狭小是农业现代化落后的表现。接着,他表示,城市化的本质是:城市化是伴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迁移和集中的过程,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与此相关的是要着力降低阻碍农民工进城落户和迁徙人口定居的门槛,即改革户籍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公费医疗制度、失业救济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等。他进而表示,城市化不等于城市建设,当前城市建设应避免摊大饼式的城市空间扩展。同时,城市化与城镇化也存在区别,两者发展水平不同且代表着不同发展思路。不仅如此,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存在差异,便产生了半城市化现象,半城市化导致如流动儿童、新生代农民工、民工荒和春运潮等经济社会问题。针对我国城市化存在诸多问题,他提出,我国未来城镇化的战略目标应是以大城市(群)为依托实现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最后,针对现行土地制度的弊端和房价调节的困境,他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三块地”改革试点的关键是缩小征地范围,允许农村宅基地入市;二是农地承包经营制改革应在原有基础上推进;三是应从顶层设计角度进行土地修法;四是应消除对三条底线的忧虑。
      在第五讲结束时,深大经济学院张克听教授表示,感谢蔡教授来深圳大学给同学们做精彩的有关价值理论的经典系列讲座,本讲座对巩固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的西方经济理论史功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还表达了自己对蔡教授坚持科学态度与精神来研究价值理论问题、研究中国现实改革问题的由衷敬意。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

 \

蔡继明教授精彩演讲

 

\

讲座现场

 

\

讲座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