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

第36期理论经济学博士沙龙: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欧关系

2017-11-08  

       2017年11月6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举办,深圳大学荷兰研究中心(筹)协办的2017年第8期(总第36期)理论经济学博士沙龙在深圳大学国际会议厅D厅举行。本次沙龙的主讲嘉宾何艾伦(Arend Hilhorst)教授,历任荷兰海牙市副市长、总理办公室政治顾问、财务部部长政治秘书、欧洲议会成员助理等要职,曾任荷兰海牙KOW集团总监及其国际公司常务董事,现任荷兰驻中国建筑师代表及深圳市武向兵建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在城市规划、创意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对欧洲文化和历史、中欧关系等问题均有独到的研究视角。会前,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教授在会议厅贵宾室会见了何艾伦教授一行,她代表深圳大学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对何艾伦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和真诚的谢意。陶一桃教授还向何艾伦教授介绍了中心的概况及科研成果,并希望此次的交流能为未来的合作奠定基础,搭建桥梁。本次沙龙由陶一桃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院长、深圳大学荷兰研究中心(筹)创建人张晓红教授、王红岩副教授;论坛分享发言学者中心马丽梅博士及理论经济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及其他专业的老师与学生参加了沙龙。      

      何艾伦教授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欧关系》为题进行了精彩演讲。何艾伦教授的讲座从追溯其祖父母在二战时期的生活开始,引申出欧洲过去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变迁,包括战后重建、政治体变化、欧盟成立直至近年的移民问题等等,阐明社会发展对欧洲经济和国际经贸关系的显著影响。接着,何艾伦教授通过对比欧洲与中国的人口、GDP、港口吞吐量及双边贸易等大量数据,显示在邓小平的“韬光养晦”策略下,中国为自己赢得和平发展的稳定国际环境,其经济规模与欧盟相比不相上下,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有能力左右和主导国际规则的制定。尽管如此,凭借中国现有的经济条件与软实力,要在世界舞台上有所作为,建立与区域经济体的战略合作关系必不可缺。而无论是从社会、政治、经济还是法律层面,欧洲均具备与“一带一路”倡议紧密联系与合作的实施基础和潜在前景。最后,何艾伦教授建议中欧关系发展应借助“一带一路”平台进一步扩展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深化中欧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合作,积极寻求扩大共同利益,推动双边经济关系健康发展。
      何艾伦演讲后,中心教师马丽梅博士就何艾伦教授的演讲做了分享发言,她对何艾伦教授关于中欧经贸和文化关系分享心得,得到何艾伦教授的积极回应和赞同。
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提问精彩,场面热烈。同学们围绕文化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多边经贸关系文化认同、欧盟成员国如何看待中国崛起、欧洲各国如何看待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等话题提出问题,何艾伦教授针对上述问题做出详细的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带来了启发与思考。
      讲座结束时,陶一桃教授再次向何艾伦教授致以感谢,她指出,何艾伦教授的演讲从历史、政治、文化和经济等不同的角度,梳理、审视和解读新型中欧关系的构建,尤其关于由欧共体到欧盟的演变发展历程,对同学们来说是一次历史课的学习。何艾伦教授的讲座既充满政治家的智慧,又体现了学者的科学、客观、理性的精神。她表示十分赞同何艾伦教授的观点,一个开放的国际市场,是世界共同繁荣的前提。最后,陶一桃教授感谢张晓红院长为此次沙龙所做的工作,感谢深圳大学荷兰研究中心(筹)为两国学者的交流开拓了充满友谊的探讨渠道。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

 

陶一桃教授(左三)会见何艾伦教授(右三)一行

 

\

 

中心主任陶一桃教授主持沙龙
 

\

 

何艾伦教授做精彩演讲
 

\

 

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晓红教授

 

\

 

中心教师马丽梅博士做分享发言
 

\

 

研究生们认真聆听学习
 

\

 

何艾伦教授与“中心”和深圳大学荷兰研究中心(筹)中荷教师合影
 

\

 

何艾伦教授与部分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