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义衡
经济下行时,许多人援引菲利普斯曲线i和总需求管理ii,认为:可以用温和通胀刺激总需求,使产出和就业上升、人们信心恢复,进而使经济摆脱下行状态。然而,该倡议很大程度上是照搬照套,并未真正把握要点。
以温和通胀刺激总需求的前提为:经济下行确系总需求萎缩所造成,总供给曲线依然向右上方倾斜。后者意味着经济体的潜在生产规模与方式没有发生深刻变化。此时以温和通胀将总需求曲线右移,自然会使产出和就业上升经济加速恢复常态。
然而,如果经济下行的原因是总供给曲线收缩,而总需求收缩只是人们根据总供给曲线收缩所做出的适应性调整。那么对于一条垂直的总供给曲线而言,刺激总需求的结果至多只是:通胀率上升但产出和就业不上升,经济依然疲软。总需求的适应性调整也解释了为何此前央行流动性释放为何成效不显
另外,在信息获取能力和财产保值能力存在巨大差异时,即使是温和的通胀政策也很容易进一步扩大不同居民之间实际收入和财富的差距,进而加大阶层之间对立,使社会矛盾增大。
市场经济治理的首要信条应当是:相信市场主体的理性,尊重市场主体的选择。在坚持这个信条的基础上认真探求经济下行的原因,才有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绝不可以看到症状就照搬照套别人经验。那不叫对症下药。
作者系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菲利普斯曲线认为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通胀率上升,则失业率降低。
''总需求管理是指官方通过财政政策(如税收调整、政府支出调整)和货币政策(如调整货币供给)的方式经济运行进行干预。总需求管理通常被视为治理过热或萧条的必要手段。